蜀南文学>穿越小说>三国:我被黄巾裹挟了>第五十七章 援兵快来
  刘襄没有反驳崔奕。他知道崔奕对于战场有自己的审美。

  在崔奕心中,战死沙场并不是难以接受的事情。

  他认为沙场争锋,力强者胜,力弱者死,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,没什么好悲切的。阵斩敌将更是人前显圣,鳌里夺尊的荣耀。奋死拼杀,陷阵而战,是值得夸赞的品性。

  这种武人逻辑,刘襄是不理解的,但他会尊重别人的价值观。

  不再跟崔奕废话,刘襄命令城中民兵出城协助正兵打扫战场,并将缴获的物资全部拉回土垠,带不走的就跟营寨一起焚毁。

  打仗用了一个时辰,打扫战场到了晚上才彻底收尾。

  令支大军挺肥的,给刘襄运输了八百多具铁甲,两千皮甲,千余强弩,三千多张弓箭,羽箭弩矢十余万支,战马四百匹,粮草辎重两千车。

  刘襄决定扩充射声营到两千人,护军营两千甲士全部换装铁甲,剩余装备平均配发前后左右四军。

  他现在有强弩四千余架,步兵铁甲三千多套,骑兵铁甲一千两百套,皮甲七千多套,弓箭近万张。

  离他构思的安平军装备配置越来越接近了。

  ………

  七月初七是乞巧节,汉女有穿七孔针乞巧的习俗。

  安平军不用过乞巧节。

  想过也过不了。

  他们也不想让令支县的人好好过节。

  刘襄领正兵一万两千人,民兵两万人,来到了令支县,距城十里安营扎寨。

  土垠有后军及一万民兵守城,海阳有右军及一万民兵缠住守军。

  刘襄暂时没有后顾之忧,他要一举拿下令支县和肥如县。

  留众军安营,刘襄带宿卫骑士来到令支城下,观察城防。

  围着令支县城转了一圈,令支方圆六里,东靠濡水,城周地形平缓。顺着濡水河岸开了许多良田,种着粟、麦等作物,此时已经有些泛黄,再过一个月就能收割了。

  汉朝时,幽州作物只收一季,没有种植冬小麦的习惯,基本是农历八月成熟的春小麦,粟米也是一样。

  见敌军观城,令支守军开始登城戒备,看旗号是公孙氏的私兵部曲,登上城垣的就不下万人。

  刘襄很庆幸,当初自己没脑残的跑来偷袭。

  幸亏稳住了心神。

  阳明先生说得好啊,欲成大事,先破心贼。

  坐中静,破焦虑之贼;

  舍中得,破欲望之贼;

  事上炼,破犹豫之贼。

  三贼皆破,万事皆成。

  刘襄甚至有些后怕。

  公孙家族的私兵,被他在令支打掉八千,守城的至少一万,私底下还有多少,他不知道。

  绝不能强攻硬打,得把他们引出来。

  刘襄带兵回营,招来崔奕、阎柔,对他们说道:“吾刚才去观城,令支守军至少一万有余,皆是公孙家族私兵部曲,吾不想强攻,需将其引出城池,子安、子明可有主意?”ΗtτPS://Www.sndswx.com/

  崔奕不是个擅谋略的,他耿直的说道:“大军临城,总要先打一下,试探试探城中战力。主公,明日某去骂阵,定要把他们骂出来。”

  刘襄差点笑喷了。

  崔奕不解的问道:“主公为何发笑?骂阵有何不妥?”

  刘襄摆摆手,他总不能告诉崔奕,是因为想起后世电视剧里各种骂阵的笑料吧。

  汉朝确实有骂阵的说法,但不是演义小说中的那种,领兵主将在阵前单挑,大战几百回合什么的,那全是杜撰的,当不得真。

  骂阵源于春秋时期的致师。致师是一种战争礼仪,就是阵前挑战,但不是武将单挑,基本是斗阵,人数或多或少,或步战、或骑战、或车战。

  人数最少也是擅勇力的猛将带着亲兵数人,与敌人斗阵。

  东汉大儒郑玄曾注《周礼》:“致师者,致其必战之志。古者将战,先使勇力之士犯敌焉。”

  《新唐书·尉迟敬德传》里也有记载:“令敬德执矟,略其垒,大呼致师。”

  春秋之后,致师这种战争礼仪就不多见了,主要是不讲武德的人越来越多。特别是以孙子为代表的讲究谋略的智将一派,你来致师?他根本不鸟你。

  他们擅长阴谋诡计,讲究个出其不意,攻其无备,能围殴就不单挑,能射死你就不拼刀子。

  面对此等无耻之辈,勇将派也想出来个对策,他们把致师改成了骂阵,使用精神污染,骂得你恼羞成怒,你要是气急攻心,他们就达到致师的目的了。

  刘襄收敛笑意,对崔奕说道:“子安明日可去试试,不行就另想其他办法诱敌军出城。试探敌军战力也不必硬攻城池,军中袍泽每伤损一个,吾都心疼。”

  阎柔接话道:“主公爱护军中士卒,此等仁义之举,令人心折。”

  阎柔最近越来越会拍马屁了。

  刘襄怕马屁话听多了,会摧毁自己的智商,就岔开话题道:“子明,乌延到哪了?”

  “乌延率五千胡骑,已经过了徐无,正在向土垠赶去,用不用给他传信,让他改道来令支汇合?”

  刘襄摇摇头道:“徐无到令支山势绵延,路途不畅,还是让乌延走大路去土垠吧。

  给他传信,让他到土垠之后,匿踪潜行去海阳,配合右军杨槯拿下海阳县城。”

  刘襄敢肯定,海阳如果接到令支有敌军来犯的消息,一定会想办法出兵,他们会第一时间拔掉杨槯所部,乌延就能伺机偷袭打掉海阳守军,趁势夺城。

  这一路援军一到,刘襄在辽西的形势会变得更好,他很期待海阳传来的好消息。

  刘襄与崔奕阎柔又聊了几句,见他们没有什么好主意,就开口说道:

  “明日子明率胡骑和前军出营,清扫令支周边庄园坞堡,抓捕公孙氏宗亲族人,带到令支城下,吾要当着守军之面,将他们一一斩首,激怒城中公孙家族之人,迫使其率兵出城。”

  “唯。”阎柔拱手应命。

  刘襄等了两日,阎柔领兵四处出击,抓捕公孙氏男女老幼三百余人。

  第三日,将女人小孩留在营中,命令民兵守营,刘襄带正兵出阵,来到令支城下,也不玩围三阙一的把戏,只在西门外结阵。

  护军营立下盾阵,射声营射住阵脚,轻车营标好射界,骁骑隐于阵后,前军布于左翼,胡骑布于右翼。

  刘襄命乞活军将公孙氏族宗亲族人押到阵前。

  他准备走走流程,开战之前先劝降一波。

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

“沈兄!”

  “嗯!”

  沈长青走在路上,有遇到相熟的人,彼此都会打个招呼,或是点头。

  但不管是谁。

 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,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。

  对此。

 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。

 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,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,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,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。

  可以说。

  镇魔司中,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。

 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,那么对很多事情,都会变得淡漠。

 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,沈长青有些不适应,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。

  镇魔司很大。

 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,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,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。

  沈长青属于后者。

 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,一为镇守使,一为除魔使。

 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,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,

网站即将关闭,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

然后一步步晋升,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。

  沈长青的前身,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,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。

  拥有前身的记忆。

 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,也是非常的熟悉。

  没有用太长时间,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。

 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,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,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,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。

 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,偶尔有人进出。

 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,就跨步走了进去。

  进入阁楼。

 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。

 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,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,但又很快舒展。

 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,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。

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。

蜀南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三国:我被黄巾裹挟了更新,第五十七章 援兵快来免费阅读。https://www.sndswx.com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